健康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健康问题带来的对照料的依赖以及医疗需求和医疗费用的压力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形势下,老年人的健康更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与总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我国卫生部1993年进行的人群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比总人口的平均水平高出110个千分点。且具有一人多病的特点,经常是一人同时有三、四种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3.2倍。位于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病、呼吸系统病、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病、消化系统病、眼及其附属器官疾病。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以及疾病导致了老年期伤残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76.7‰的60岁以上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听、语言、智力、肢体等功能方面的残疾,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3.6倍。日常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的老人占86.4%,部分自理的占10.5%,完全不能自理的占2.9%。在对医疗的利用方面,60岁以上老人的两周就诊率为279.5‰,是总人口的1.6倍。1992年,60岁以上老年人住院率为60.99‰,是同期城乡居民年住院率的1.7倍。住院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慢性胃炎等。60岁以上老人人均住院天数比同期调查人群总平均住院天数高10.2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膳食结构失衡,不良行为方式和环境等新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提高迅速。这些疾病的病程呈渐进性,中老年期是疾病从隐性向显性发展的阶段。从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死亡率上看,5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突然升高,并且许多是随年龄的提高而死亡率成倍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的致残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好,老年依赖的比例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上升。
国际上的有关研究和经验均表明,疾病和伤残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产物,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把它们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即实现健康的老龄化,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老龄化社会的期望。
1.坚持全程健康管理
老年期健康是人生各阶段健康的终极体现,必须从人生早期就开始进行健康储备,特别是与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关的慢性疾病更应从早期预防着手。建立定期的健康检查制度,特别要加强对于高危地区、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全程健康管理还包括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以至临终生命质量的关怀整个过程。特别是患病后要防转移、防恶化、减少残疾,注重康复,恢复功能。
2.推行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致病因素中,生物因素以外的社会、经济、心理、环境等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健康不仅是指躯体的健康无病,还要达到完整的体力、智力、社会、精神的健康状态,这就需要引入全方位的健康概念及与之相适应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需要卫生部门以外的有关行业和部门的积极参与,动员全社会自觉参与,形成从自我保健、家庭卫生保健到社区卫生保健、国家保健服务的层层保健网络。
在老年人的全方位健康促进对策中,要走出以医院为核心、以治疗为核心的误区,建立医院、家庭、社会(社区)和老年人个人组成的健康促进协力整体。特别要注意家庭小型化趋势下老年家庭看护照料的供需状况,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同时老年人个人需要具有正确的自我保健常识和自我照料知识,增强自理能力,减少依赖。
3.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在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未建立前,有必要对未享受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可根据情况逐步进行,先从高龄老人开始)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基本需求。为了确保这部分费用的有效利用,有必要通过立法形式对实施细则予以规定。
4.开展面向老龄化社会的教育
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医疗保健需求的特殊性。需要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要注意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人群对老年身心特点的认识和一般保健护理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死亡教育,这是老龄化社会健康心理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